1835497637_3b0e8fa5fb_o.jpg  

 

我必須承認我哭了
沒有哀傷的表情,眼淚自然的流下

先說說這部戲的拍攝原因吧
這是陳懷恩導的第一部戲,他原本主要的職業是攝影師

他到了台東拍攝的時候
遇到一個背著吉他騎單車環島的年輕人
他問對方為什麼要環島
對方說:「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一輩子就不會做了!」
再問今天要騎到哪裡
他說要到宜蘭,可是導演覺得不太可能
這一台車車況不好,又背著一把吉他,能騎到花蓮就不錯了
不過年輕人說告別之後,他們還是分別繼續上路。
                                                                               
結果當天繼續走到花蓮的時候
竟然又遇到了早上那個年輕人
年輕人說他之前答應一個人
要幫他把手機送到宜蘭,所以一定要騎
導演也有問他為什麼不把車修好?那個人說沒有錢
再問要花多少錢,他回答 1000 塊,導演也深深被感動了

於是導演很想要把這個故事呈現在螢幕上

而在主角的選角上,導演心中的第一個人選是陳柏霖
不過在因緣際會下,他在劇場遇到了一個助理
也就是東明相
他覺得這個年輕人坐在角落的樣子滿好看的
就去跟他談一談
                                                                               
後來才發現這個人聽力有一點問題,不過他還是想找他演,
東明相心裡可能會想
就覺得我聽不到,你找我拍片是在整我嗎?
                                                                               
現在問題就來了,如果找東明相來拍,那吉他還要留著嗎?
請一個聽力有障礙的朋友來彈吉他不是很奇怪嗎?
不過因為一開始吸引導演的那個畫面
就是一個年輕人背著吉他騎單車做一個振臂的動作
實在是捨不得丟掉,就請東明相去學吉他
                                                                               
有趣的事情來了,東明相說他很喜歡彈吉他
因為他的心可以聽到吉他聲
耳朵不太好的人,反而會養成一種能力
就是可以用身體去感受聲音
更神奇的是,導演希望東明相找一張小時候的照片來
結果東明相回到老家
找到了小時候唯一的一張照片,就抱著吉他
                                                                               
很多在電影之外的故事,比電影本身還要精彩....

因此一開始看到背著吉他環島似乎有點矯情
不過知道原因後就不那麼在意了

整部戲是由好幾個小故事串在一起
原本都只是一小點一小點累積的感動
但整部片中醞釀的情愫
及我被引起的,在每段旅行時的回憶及感動
卻在胡德夫充滿生命力的歌聲及快速回憶的影片中
此刻一股腦的轟隆全湧了上來 突然的潰堤了

結束的一刻,我第一次看到電影院裡大家都坐著沒有離開
伴著胡德夫太平洋的風看著工作人員名單
直到散場燈光亮起...
大家是不是也像我一樣
想像著怎樣的旅行,是自己要的旅行?
男主角回到高雄,開始打起環島紀錄
當我也結束旅程,我會打出怎樣的文字?

因為旅行,就是旅行的意義
臺灣一直都在,你可以永遠回去找它們
但人們卻會不停的前往和離開
會有更多的故事,會有聽不完的故事
你可以永遠有新的發現
所以我忽然知道了
就像知道為什麼有人可以不斷的旅行一般
知道是什麼在驅使著推擠著我一般

這一部片子,沒有激烈震憾的劇情、特效
有著的只是淡淡的悸動,人與人相處的真誠
以及就在你我身邊,熟悉卻很少注意的家鄉景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猴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